AI摘要
童年是一本翻旧了的图画书,页角卷起,颜色却依然鲜明。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小县城里度过的。那时的天空似乎总是湛蓝的,云朵白得发亮,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家家户户的院墙上爬满了牵牛花,清晨推开窗户,就能闻到混合着泥土和花香的清新空气。
巷子里的孩子总是成群结队。放学后,我们把书包往家里一扔,就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跳房子、踢毽子、滚铁环、捉迷藏...直到各家的母亲站在门口高声呼唤,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记得有一次玩捉迷藏,我躲在邻居家的柴火堆后面,竟然睡着了,急得大人们四处寻找,最后被找到时,还迷迷糊糊地问:“游戏结束了吗?”
夏天的傍晚是最美妙的时光。大人们搬出小板凳,摇着蒲扇在门前乘凉闲聊。我们这些孩子则追逐着萤火虫,把它们装进玻璃瓶里,做成临时的小灯笼。偶尔会有卖冰棍的小贩推着自行车经过,叮铃铃的车铃声就像魔咒一般,立刻让我们翻箱倒柜地找零钱。
我最喜欢的是雨天。不是因为浪漫,而是因为可以正大光明地呆在家里。母亲会做炸糖糕,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甜香。我趴在窗台上,看着雨滴沿着玻璃滑落,在窗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有时还会拿出彩色铅笔,在纸上胡乱涂鸦,那些画现在看起来幼稚可笑,当时却觉得是了不得的作品。
当然,童年不全是无忧无虑。记得第一次考试不及格,躲在学校的厕所里不敢回家;心爱的玩具坏掉时,哭得像是世界末日;还有那次因为偷吃冰箱里的西瓜,被罚站了整个下午。这些当时觉得天大的事情,如今回想起来,都成了珍贵的趣事。
童年的食物总是格外美味。巷口老奶奶卖的麦芽糖,学校门口小摊上的酸梅粉,母亲炖的鸡蛋羹,父亲出差带回来的奇怪零食...每一种味道都深深地刻在记忆里。现在即便吃到同样的东西,也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滋味了。
那时候的我们,相信世界上有神仙,相信长大后能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相信好朋友会永远在一起。我们的世界很小,一个小院子就是全部王国;我们的世界也很大,一颗玻璃弹珠就能折射出整个宇宙。
如今站在人生的中途回望,才发现童年从未真正离开。它藏在某个角落,等待着被某个熟悉的气味、某段久违的旋律、某个似曾相识的黄昏突然唤醒。那些日子塑造了今天的我,给予我最初看世界的眼光。
童年终会逝去,但那份纯真与好奇,愿我们都能保留几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