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归档
友情链接
Search
1
网站发展史
88 阅读
2
太阳离地球到底有多远?
41 阅读
3
回到过去 - 周杰伦 (Jay Chou)
39 阅读
4
js代码增加网页底部 本站已稳定运行了X天
28 阅读
5
百度:中国互联网的"水电煤",你真正了解它吗?
16 阅读
日常
音乐
HTML
十万个为什么
网站
登录
Search
WoLi
网站更换了域名!
累计撰写
6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4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日常
音乐
HTML
十万个为什么
网站
页面
归档
友情链接
搜索到
36
篇与
日常
的结果
2025-06-30
360:从免费杀毒到数字保镖,它的野心不止于安全
在中国互联网的江湖里,周鸿祎带领的360始终是个"不安分"的角色。从搅动杀毒软件市场的免费革命,到如今布局政企安全、智能硬件的科技集团,360的每一步都带着鲜明的"颠覆者"印记。今天,让我们揭开这个以安全起家的科技企业的多面人生。 --- 一、免费旋风:改变中国互联网规则的一战2008年,当所有杀毒软件都在收费时,360安全卫士打出"永久免费"旗号,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用户狂欢:短短一年用户量破亿行业地震:瑞星、金山等传统厂商被迫转型商业模式创新:用安全入口撬动浏览器、搜索等增值服务 这场豪赌背后是互联网思维的胜利——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商业模式从此深入人心。 --- 二、不只是安全:360的生态版图1. 国民级安全产品矩阵产品 特色功能 用户规模 360安全卫士 木马查杀+系统优化 超5亿 360浏览器 安全上网+广告拦截 市场份额TOP3 360手机卫士 骚扰拦截+支付保护 月活超3亿 2. 隐秘的B端战场当普通人还停留在"360=杀毒软件"的印象时,它已悄然转型:政企安全:为政府、能源、金融等提供网络安全服务360安全大脑:国家级APT攻击防御系统车联网安全:合作超50%主流车企 2022年政企安全业务营收占比已达36%,成为新增长引擎。 --- 三、争议漩涡中的生存智慧被质疑的"安全卫士"隐私争议:安全软件的高权限引发数据收集质疑"全家桶"诟病:静默安装软件包引发用户体验反弹3Q大战:与腾讯的世纪对决改写行业竞争规则 周鸿祎的破局之道红衣营销:创始人亲自直播带货智能硬件拥抱AI浪潮:推出360智脑大模型押注短视频:打造"红衣大叔"IP引流 --- 四、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360冷知识卫星发射者:2023年发射首颗互联网安全卫星"智脑三号"漏洞猎人:累计发现谷歌、苹果等巨头漏洞超2000个硬件玩家:行车记录仪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内容生产者:旗下快资讯日活超1.2亿 --- 五、站在十字路口的360机遇: ✅ 政企网络安全需求爆发式增长 ✅ 国产替代浪潮下的技术红利 ✅ AI大模型重塑安全防御体系 挑战: ⚠️ 个人安全市场增长见顶 ⚠️ 巨头挤压下的生态空间 ⚠️ 公众信任重建需要时间 --- 结语:安全是起点,不是终点当我们在2024年回望360:它用免费策略改写了软件行业规则它把网络安全从个人电脑带到国家基建它始终在争议中寻找生存缝隙 这家公司或许不是最受欢迎的互联网企业,但绝对是最懂中国互联网生存法则的玩家之一。正如周鸿祎所说:"安全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攻防的第一线。" 本文视角: 不吹不黑,透视360从颠覆者到转型者的进化逻辑,揭示安全赛道背后的商业博弈。
2025年06月30日
5 阅读
0 评论
3 点赞
2025-06-26
百度:中国互联网的"水电煤",你真正了解它吗?
在中国互联网世界,百度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作为国内搜索引擎的"老大哥",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搜索功能,渗透到我们数字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就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互联网巨头。 一、百度的"前世今生":从搜索到AI的蜕变 2000年1月,李彦宏在中关村创立百度时,可能没想到它会成长为今天的规模。最初的百度只是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后来才推出独立的搜索引擎。如今,百度已经发展成涵盖搜索、地图、网盘、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业务的科技帝国。 有趣的是,百度的名字来源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既富有文化底蕴,又点明了搜索的核心功能。 二、除了搜索,百度还能做什么? 1. 百度网盘:中国人的"数字仓库"在云存储领域,百度网盘几乎成了行业代名词。虽然下载速度常被吐槽,但它的普及率无可匹敌。很多人的手机相册、工作文档、影视资源都安静地躺在百度网盘的某个角落。 2. 百度地图:比导航更多除了精准的导航功能,百度地图还能查实时公交、找充电桩、甚至查看景区热力图。疫情期间推出的"疫情地图"更是成为很多人出行的必备工具。 3. 百度百科:中文互联网的"百科全书"虽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但不可否认百度百科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最重要的知识库之一。从明星八卦到科学知识,几乎"万物皆可百科"。 三、百度的AI野心:押注未来的赌局 百度可能是国内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之一: 百度大脑:AI核心技术开放平台Apollo自动驾驶:国内自动驾驶的领军者文心一言:对标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 这些投入能否让百度在下一轮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值得期待。 四、争议中的百度:成长中的烦恼 百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医疗广告风波:魏则西事件让百度的商业伦理备受质疑内容生态困境:百家号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移动互联网转型:错过了社交和短视频的风口 这些挑战也让百度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五、普通用户眼中的百度 对大多数中国网民来说:遇到问题"百度一下"仍是第一反应百度网盘是分享大文件的默认选择百度地图是出门导航的可靠伙伴百度翻译是快速查词句的好帮手 尽管有各种不足,但百度提供的这些基础服务已经成为很多人数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语:百度的未来在哪里? 在搜索引擎之外,百度正在努力转型为人工智能公司。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AI大模型,都显示出百度不甘只做"搜索公司"的野心。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个中国互联网的"老大哥"能否焕发新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5年06月26日
16 阅读
0 评论
5 点赞
2025-06-26
必应:被低估的搜索引擎,藏着哪些惊喜?
在谷歌占据绝对优势的搜索市场,微软的必应(Bing)似乎总是被贴上“备胎”标签。但事实上,它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替代品——近年来,必应在AI、视觉搜索、奖励机制等方面不断进化,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谷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被低估的搜索引擎,看看它有哪些隐藏的亮点。 1. 不只是搜索:AI加持的“新必应” 2023年,微软将ChatGPT技术整合进必应,推出“新必应”(Bing Chat),使其成为一个能对话、能创作、能解答复杂问题的AI助手。 自然语言交互:你可以像聊天一样提问,比如:“帮我规划一份三天两夜的杭州旅行攻略”,它会给出详细行程,甚至推荐餐厅和交通方式。 内容生成:写邮件、做PPT大纲、生成短篇小说……它比传统搜索引擎更“智能”。 多模态搜索:结合文本、图像、视频,提供更丰富的答案。 如果你还没试过新必应,它可能比你想的更强大。 2. 视觉搜索:用图片找答案 必应的“识图”功能(Visual Search)比谷歌更早成熟,尤其是在: 商品搜索:拍照或上传图片,直接找到同款购买链接。 地标识别:旅行时看到陌生建筑,拍一张就能获取历史背景。 解题辅助:学生党遇到不会的数学题,拍照上传,必应会提供分步解析(但小心依赖过度哦)。 3. 奖励机制:边搜索边赚积分 必应有一个有趣的“Microsoft Rewards”计划: 用必应搜索、完成小任务(比如每日测验)可以赚积分。 积分能兑换亚马逊礼品卡、Xbox游戏、甚至微软硬件折扣。 虽然不会让你暴富,但白赚的优惠,何乐而不为? 4. 更适合中国用户? 由于谷歌在国内访问受限,必应成了许多人的折中选择。它的优势包括: 国际+本地结果平衡:比纯中文搜索引擎更开放,比谷歌更稳定。 学术搜索友好:适合查英文论文、技术文档。 无广告干扰:相比某些国内搜索引擎,必应的广告更少,界面更干净。 5. 必应的短板:为什么它还是不如谷歌? 尽管有亮点,必应仍有不足: 数据量仍落后:谷歌的索引规模更大,尤其是非英语内容。 生态依赖:深度整合微软系产品(如Edge浏览器、Windows),对其他平台用户不够友好。 品牌认知:很多人默认“谷歌=搜索”,甚至不知道必应的新功能。 结语:你该试试必应吗?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搜索结果,或者想体验AI驱动的未来搜索,必应值得一试。它可能不会完全取代谷歌,但绝对能带来不一样的搜索体验。
2025年06月26日
10 阅读
0 评论
4 点赞
2025-06-26
慢下来,才能看见生活
我们总在追赶时间,却忘了时间也在追赶我们。 早晨被闹钟惊醒,匆忙洗漱,挤进地铁,盯着手机里的未读消息,赶到公司后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任务。午休时一边吃饭一边刷短视频,下班后瘫在沙发上继续滑动屏幕,直到深夜才疲惫地闭上眼睛——这样的生活,你是否熟悉? 我们活在一个崇尚“快”的时代。快节奏的工作、快餐式的娱乐、快速更新的信息……效率至上的社会让我们误以为“忙碌=充实”,但事实上,我们可能只是在用身体的劳累掩盖心灵的荒芜。 慢,是一种能力 慢不是懒惰,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掌控力。 慢下来,才能感受细节 那些真正美好的事物,往往藏在细微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斑驳、咖啡杯里升腾的热气、路边野花随风摇曳的姿态……只有放慢脚步,才能捕捉这些瞬间。 慢下来,才能深度思考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类的所有痛苦,都源于无法安静地独处一室。”当我们不再被碎片化信息裹挟,大脑才有空间进行真正的思考。 慢下来,才能建立真实连接 在快节奏的社交中,我们习惯了点赞和表情包,却很少真正倾听他人。慢下来,和朋友面对面聊天,和家人共进晚餐,才能让关系更有温度。 如何让生活“慢”下来? 每天留一段“离线时间” 关掉手机,远离屏幕,哪怕只是15分钟。你可以看书、散步,或者单纯地发呆。 培养一件需要耐心的事 比如练字、种花、做手工。这些事无法速成,却能让你在过程中找回专注和宁静。 学会说“不” 不是所有聚会都要参加,不是所有消息都要秒回。给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设置边界。 尝试“单任务”模式 吃饭时就专心吃饭,走路时就认真看路。一次只做一件事,反而更高效。 结语:人生不是一场冲刺 我们总怕错过什么,于是不停奔跑,却忘了问自己:“我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感受多少。慢下来,不是为了停滞,而是为了更清晰地前行。 愿我们都能在匆忙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节奏。
2025年06月26日
4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2025-06-15
反诈攻略:守护你的钱包,远离这些诈骗套路!
反诈攻略:守护你的钱包,远离这些诈骗套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手机、电脑、甚至智能手表都在无时无刻接收着海量信息。然而,潜藏其中的不仅仅是便利与机遇,更有精心设计的骗局正悄然觊觎着我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国家反诈中心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高达数百万起,造成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诈骗,早已不是远在天边的新闻,而是近在咫尺的威胁。 识破陷阱:常见诈骗套路大起底 * “公检法”来电,吓唬转账: “这里是XX公安局,你涉嫌重大洗钱案件!”骗子利用伪造的证件、通缉令,甚至篡改来电号码,制造恐慌,要求你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自证清白。请牢记:任何执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要求转账汇款或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 “馅饼”从天降,刷单返利: “在家动动手指,日赚数百元!” 前期小额返利尝甜头,后期大额投入后立即消失。所有“轻松高回报”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天上掉馅饼时,脚下必有陷阱。* “熟人”有难,急需救急: “爸妈,我手机坏了,这是新号,急需交学费/手术费…” 骗子盗取社交账号或模仿亲人声音,利用你的关心实施诈骗。接到此类信息,务必通过原有联系方式或多渠道(视频、共同熟人)再三核实身份!* “专家”荐股,稳赚不赔: 拉你进入“内部交流群”,虚假盈利截图轰炸,鼓吹“内幕消息”、“高额回报”,诱骗你下载虚假投资APP。凡是号称“稳赚不赔”、“大师指点”的网络投资理财,极大概率是杀猪盘!* “客服”主动理赔,索要信息: “您购买的XX商品有质量问题,现为您办理退款理赔…” 随后诱导你点击钓鱼链接、扫描二维码,或在屏幕共享中窃取银行卡信息、验证码。正规平台退款通常原路返回,无需你额外操作或提供敏感信息! 筑牢防线:实用反诈自保指南 1. 保持警惕,验证为先: 对任何涉及金钱、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验证码)的要求,立即开启“怀疑模式”。挂断可疑电话,通过官方公布的联系方式(如官网客服电话)主动核实。2. 未知链接不点,陌生APP不下: 不明短信、邮件、社交信息中的链接和二维码,是通往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的“直通车”。不点击!不扫描!不下载! 安装APP只认准官方应用商店。3. 个人信息是金,严防死守: 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是守护资金安全的最后堡垒。绝不轻易告知他人,不在不明网站填写。 快递单、旧手机妥善处理个人信息。4. 转账汇款,三思后行: 无论对方身份如何“权威”、理由多么“紧急”,转账前务必冷静!核实!确认! 牢记“给陌生人转账=高风险”。5. 善用科技武器: 立即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和短信预警功能。它能有效识别和阻断大量诈骗电话和信息,是手机里的“防诈盾牌”。6. 关注动态,提升“免疫力”: 主动关注公安机关、银行、运营商发布的反诈预警和案例解析。了解最新诈骗手法,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防骗能力。7. 多问一句,多份安心: 遇到拿不准的情况,不要独自纠结。立即咨询家人、朋友,或拨打110、96110反诈专线咨询。 旁观者清,多一双眼睛审视,多一份安全保障。 骗子永不休息,但警惕可以成为习惯。 每一次对可疑信息的迟疑,每一次转账前的核实,每一次信息的谨慎保护,都是对自身财产安全的加固。 面对狡猾的诈骗分子,没有一劳永逸的绝对安全,唯有持续提升的防范意识和谨慎习惯,才是守护我们数字时代财富与安宁的真正护城河。请立即分享这份攻略给关心的人——守护彼此,让诈骗无处遁形! 你或身边人曾遭遇过诈骗吗?有哪些经验或教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提醒更多人! 国家反诈中心APP:你的手机防诈卫士,立即下载!全国反诈劝阻专线:96110(请务必接听!)
2025年06月15日
12 阅读
0 评论
9 点赞
1
2
3
4
...
8